
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于2014年10月29日印發國岸發[2014]26號文,同意將位于西安國際港務區內的鐵路口岸設為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西安成為陜西省唯一的鐵路貨運型國家對外開放口岸,我國西部內陸地區第三個國家一類陸路對外開放口岸。11月18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同意陜西省在西安國際港務區籌建進口肉類指定口岸。
西安海關副關長、新聞發言人陳鴻罡介紹,口岸是由國家指定對外往來的門戶,是國際貨物運輸的樞紐。目前設立的國家開放口岸主要位于我國沿海、沿邊地區以及能夠直接進出國境的內河港口,內陸地區國家開放口岸主要設在有國際航班的機場。西部內陸口岸獲批對外開放,是國家對外開放和加快西部地區開發戰略的重要舉措,將極大促進西部地區開放型經濟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
西安鐵路口岸獲批對外開放,將為我省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帶來多項利好。首先,西安將打破進口產品只能依賴沿海沿邊和空港口岸轉關的現狀,真正具備國際物流集散中心的功能,口岸功能更強大。通關也更加便利,開放后的口岸是許多對外開放業務必備的“通行證”,如整車進口。若西安鐵路口岸下一步能夠拿下國家整車進口口岸的“招牌”,則可依托“長安號”回程國際班列,將歐洲生產的進口整車直接運回西安,客戶從預約到提車的時間將大幅縮短。而西安鐵路口岸獲批對外開放,為申請汽車整車進口口岸奠定了基礎。
同時,商品結構將更加完善。西安優質進口產品需求量在全國位居前列。目前,一些高端產品只能通過海運,從天津、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進入國內再到西安。西安鐵路口岸對外開放后,可依托“長安號”為陜西乃至整個西北帶回“歐洲制造”,比空運更便宜,比海運更快捷。
此外,“長安號”國際貨運的成本也會大幅降低。“長安號”開行后,“陜西制造”大量輸送到中亞及歐洲,返程進口貨源卻不足。西安鐵路口岸的對外開放,將為“長安號”組織回程貨物打開關鍵之門,充足的回程貨源將大幅降低“長安號”的鐵路運輸單價。這一優勢也將為陜西省、西安市招商引資創造了更好的條件。